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杂文 > 刻舟求剑:古代故事中的智者和陷阱

刻舟求剑:古代故事中的智者和陷阱

来源:婕建杂文网

春秋时期,晋国有位名叫公输般的大夫,他和朋友到江边玩耍时,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剑。不舍得这把名剑,公输般在皮船上刻一道记号,表示在此处取到剑。日后,公输般回到江边想要取回自己的剑,却发现皮船已经在江流中漂流,且记号也移到了另一侧。

眼见江水滔滔不绝,大夫们纷纷安慰公输般,告诉他“刻舟求剑”,也就是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公输般的错误认识,应该重新审视问题。公输般听取友人的意见,终于认识到刻了记号的皮船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东一下西一下,自己应该寻找剑的新位置,而不是老位置。于是,公输般便按照新位置下水搜寻,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剑。

“刻舟求剑”这个成语正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,用来比喻人固执地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,而只是重蹈原有的错误。智者善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,而不是一味固执己见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刻舟求剑”成语教育我们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维模式,更要关注问题的本质,随时调整自己的观点,以求正确理解和解决问题。

信息搜索
最新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