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杂文集锦 > 庄子二则:天地之大,无奇不有

庄子二则:天地之大,无奇不有

来源:婕建杂文网

庄子二则

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、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,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庄子的著作《庄子》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,其中的两则被广为传颂。

全受其害

《庄子》中提到的第一则故事为:楚王问庄子:“我有丹玉一颗,若置于冰之上,岂不至寒?”庄子答曰:“至寒。”楚王又问:“若奇石之上,岂不至怜?”庄子答曰:“至怜。”楚王问:“若人之上呢?”庄子答曰:“先生贤于楚王,岂不愈怜?”楚王上心大悔。

自当其德

第二个故事是庄子的弟子问庄子说:“直指而不见,托物而不得,此何謂也?”庄子答道:“在下泉之下,人强不得见其源;于物之质,故强不得见其性;如是家道业业,天无二日;人无二志。是而后有人。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道与德不能被直接观察和捉摸,只有通过人的实践和实际行动,才能领悟其真谛。

信息搜索
最新信息